
Passover 越過
פסח
$4,075
這幅畫的色調很簡單:黑色,紅色和白色。頭頂壟罩著黑暗,但光線在突破重圍,行進中的隊伍正邁向自由。
紅色的巨大筆劃勾勒出門框及門楣上的羔羊鮮血,當上帝越過以色列人的家並將他們救贖出來時,這血是保護的記號。門是內部和外部之間的過渡,代表著他們已準備好離開埃及。
對於猶太人來說,逾越節就好像華人的農曆新年,家族團圓訴說著過往的故事,這是種紀念,也是種傳承。
當年,猶太人困在埃及奴役的牢籠裡,無止盡的勞碌麻痺了他們的心。
直到有天,他們鼓起勇氣,準備舉家離開,往未知的地方邁進,奔向自由的前夕,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,從耽溺已久的恐懼離開,他們躊躇著,應許之地在印象中顯得如此模糊。
門框上的紅色印記卻成為他們勇氣的呼喚,時時刻刻地提醒著: 「你出你入,耶和華要保護你,從今時直到永遠。」
:那一晚,他們跨越了不可能的鴻溝。
猶太人的故事是人類歷史的縮影,造物主的足跡穿梭在悲歡離合之中,
一次一次地,離開舒適圈,跨越湍急的汪洋和高聳的山峰,找尋回家的路。
-
「各家要取點血,塗在吃羊羔的房屋左右的門框上和門楣上。 」「這血要在你們所住
的房屋上做記號,我一見這血,就越過你們去,我擊殺埃及地頭生的時候,災殃必不臨
到你們身上滅你們。」(出埃及12:7,13)
-
藝術家:Yoram Raanan
原畫資訊:2014, acrylic on canvas,(原作已焚毀)
畫作大小:80 x 100 cm
媒材:複合媒材 mixed media
附註:經由猶沐文化購買畫作享 繃布、運費、保險、安全運送、掛畫之服務

Crossing the sea 邁向自由
קריעת ים סוף
$5,475
這幅畫感受到洶湧的劇情正在展開。柔和的光線滲入,海水旋起升高在兩側成為牆垣,為正要跨越大海的人們指引道路。
跨越紅海代表著信任突破的過程,發掘出隱藏其中的寶藏。
若談到轉捩點,紅海絕對是猶太歷史的分水嶺。
來到十字路口,他們是選擇退縮還是相信呢?
前方面對的是未知的領域,以及大海翻騰的波濤洶湧,後面有法老派來的追兵。
猶如不輕易放過我們的過去和充滿不安的未來。
在這種張力下,他們要踏出信心的第一步,不回頭,奮力前行。
摩西是他們的領袖,當年從水裡被拉出來的嬰孩,
在此時此刻他舉起了手,高舉著杖。
身為領袖的他,有如其名摩西的涵義,
要將這些百姓拉出令他們窒息的水面,得到身心靈的自由。
摩西進入他的命定,而奇蹟就猶如一道曙光般,映入眼簾。
-
「以色列人下海中走乾地,水在他們的左右做了牆垣。」(出埃及14:22)
-
藝術家:Yoram Raanan
原畫資訊:2006, acrylic on canvas,,(原作已焚毀)
畫作大小:90 x 120 cm
媒材:複合媒材 mixed media
附註:經由猶沐文化購買畫作享 繃布、運費、保險、安全運送、掛畫之服務

Lech Lecha 離去
לך לך
$9,675
這幅畫有兩個獨立的畫布。較小的畫布中,強烈的光照著亞伯蘭,面對著點綴金色火花的星空,較大的畫布呈現大地與山脈的景觀,兩者反映出上帝將亞伯蘭從土地的領域帶出並將他提升,使他與後代得到超自然的祝福
-
亞伯蘭,成長於肥沃月灣的兩河流域,一處稱作吾珥的地方。
耶和華 神與亞伯蘭面對面,邀請他參與在奇妙的計畫,
亞伯蘭面臨人生重大的抉擇,他眼前的一切都是如此熟悉。
Lech Lecha,他要離開舒適圈,往未知的方向前去。
亞伯蘭選擇相信,勇敢跨出了腳步,也因此他得了新的名字。
這名字,象徵著嶄新的身份,也是耶和華與他約定的印記。
從此以後,亞伯拉罕就成為信心的代名詞。
-
耶和華對亞伯蘭說:「你要離開本地、本族、父家,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。 我必叫你成為大國,我必賜福給你,叫你的名為大,你也要叫別人得福。(創12:1-2)
藝術家:Yoram Raanan
原畫資訊:2014, acrylic on canvas,(原作已焚毀)
畫作大小:120 x 160 cm
媒材:複合媒材 mixed media
附註:經由猶沐文化購買畫作享 繃布、運費、保險、安全運送、掛畫之服務

The Brothers 和好
האחים
$4,075
這幅畫捕捉了約瑟與他的兄弟們戲劇性的和解,他們彼此擁抱,一同哭泣,焦距在重聚的畫面。這些色彩反映了廣泛的情感,深藍色和鏗鏘的紫色對比著金黃色和紅色,反映出黑暗和複雜的轉變。
在妥拉和猶太人的歷史當中,約瑟扮演著極為獨特的角色。
那位備受寵愛的么兒,天真單純的夢想家,因為同父異母兄弟的嫉妒而離鄉背景,在埃及成為奴隸,甚至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而成為階下囚。
管理的才能和解夢的天賦,為他創造了新契機,運用聰明與謀略,解決了當前的糧食危機,
深受法老王的賞賜,在一夕之間成為一人之下,萬人之上的宰相。
就在他事業達到高峰,前途似錦的時候,約瑟還是必須面對過去的傷害。
面對著多年不見的兄弟,身陷艱難的處境,他面對了一道生命難題。
聰慧的約瑟用了方法來確認當年加害於他的兄弟是否改過自新。
那一刻,他看到親情的可貴與真誠,甚至願意捨命。
他的淚水潸然不止,他知道,唯有饒恕才能解開心中的那道鎖。
約瑟做出對的抉擇,而這也是耶和華救贖計劃的一部份。
這個家族後來成為民族,直到400年後,摩西引領著人們前往應許之地,成為國家。
在生命面前,回到最純粹的根本,
選擇饒恕,帶來轉化與祝福,開啟自由的新道路。
-
於是約瑟伏在他兄弟便雅憫的頸項上哭,便雅憫也在他的頸項上哭。 他又與眾弟兄親嘴,抱著他們哭,隨後他弟兄們就和他說話。」(創世記 45:14-15)
藝術家:Yoram Raanan
原畫資訊:2015, acrylic on canvas,(原作已焚毀)
畫作大小:80 x 100 cm
媒材:複合媒材 mixed media
附註:經由猶沐文化購買畫作享 繃布、運費、保險、安全運送、掛畫之服務

Shabbat Crowns 安息日冠冕
כתרים של שבת
$3,225
安息日具有雙重神聖性:地上的升高和天上的降臨。擺有蠟燭的桌子正在向上升起,蠟火的金色光輝反映出安息的力量。 冠冕緩緩下降。承載著天上的祝福降臨,流到安息日的桌子上。
安息日,從週五日落到周六的傍晚,放下手邊的工作,卸下重擔,回到最純粹的時光,與家人相聚,也是與造物主連結的時刻,Shabbat安息日,這一天是分別出來的日子,拋開世界煩擾的聲音,讓生命的次序回到最初的源頭。
安息日晚餐,點燃燭火的瞬間,打開心房,就如同器皿, 承接從造物主傾倒下來,那源源不絕的祝福。
-
「六日要做工,第七日乃為聖日,當向耶和華守為安息聖日。 」(出埃及 35:2)
-
藝術家:Yoram Raanan
原畫資訊:2014, pastel over acrylic on paper, (原作已焚毀)
畫作大小:70 x 90 cm
媒材:複合媒材 mixed media
附註:經由猶沐文化購買畫作享 繃布、運費、保險、安全運送、掛畫之服務

Dialogue of the mountain 群山對話
הדיאלוג הרים
$11,475
畫面呈現出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,以及大自然本身是如何服從上帝。
紅色表達出強烈的能量,融入了柔和的紫色。有一種前進的風暴感,在空氣中劈啪作響,期待著改變的一刻。
上帝的揀選總是出乎意料,這獨到的眼光所看重的往往不像人所選擇的,西奈山並非周圍最高聳最引人注目的山脈,但卻是上帝所欽定的地方在這裡,上帝向以色列百姓顯現,並且頒佈了妥拉。
這是猶太民族和上帝彼此認定的時刻,從此立下了永恆的約定。
猶太民族在世界裡並非最大的族群,在歷史中跌跌撞撞,經過無數的流離與困境,因為這樣的淬煉,使他們常用大自然的景觀來表達對上帝的崇敬。
當跨越高山和低谷,磨去生命中的稜角,在揀選的歷程中,才明白原來一切都是出自於祂的奇妙。
-
西奈全山冒煙,因為耶和華在火中降於山上。山的煙氣上騰,如燒窯一般,遍山大大地震動。(出埃及19:18)
-
藝術家:Yoram Raanan
原畫資訊:1995, acrylic on canvas, triptych, (原作已焚毀)
畫作大小:each panel 152 x 50 cm
媒材:複合媒材 mixed media
附註:經由猶沐文化購買畫作享 繃布、運費、保險、安全運送、掛畫之服務

Esther 以斯帖皇后
אסתר
$3,225
在這幅畫中,以斯帖在黑暗的背景裡發光。當以斯帖冒險向國王拯救她的人民時,穿著malchut - 指的不僅是她的皇室服裝,更有一說是她披上聖靈。
以斯帖代表了每個人心中渴望被展現的火花,當我們面對黑暗勢力才能揭開新的光明。
當時以色列亡國,由波斯帝國統治,以斯帖受到波斯王的恩寵,成為王后。
以斯帖是她波斯文的名字,藉此隱藏了自己是猶太人的身份。
面對處心積慮要除滅猶太民族的大臣哈曼,以斯帖終於明白上帝在這過程中的安排,以及她在這位分的原因。
「死就死吧」,以斯帖決定挺身而出,承接屬於她的獨特任務,
普珥節紀念的就是當年的奇蹟,原本被訂為滅族的日子,卻成為歡慶的節日。
不可思義的翻轉,因著當年以斯帖意識到自己的身分,勇敢進入命定, 這個決定,帶來改變,成就不一樣的結局。
-
「第三日,以斯帖穿上朝服,進王宮的內院,對殿站立。」(以斯帖記 5:1)
-
藝術家:Yoram Raanan
原畫資訊: 1994- 2004, acrylic on canvas, (原作已焚毀)
畫作大小: 90 x 70 cm
媒材:複合媒材 mixed media
附註:經由猶沐文化購買畫作享 繃布、運費、保險、安全運送、掛畫之服務

The Cloud 雲彩遮蓋
הענן
$4,075
神聖的雲彩瀰漫並滲透到帳幕,雲從帳幕開始升起,其內在的維度被揭示為金色,銀
色,隱約可見彩色掛毯和寶石在內部閃爍。
猶太民族離開了埃及,從曠野到流奶與蜜之地的路程,約莫兩星期的步行,但在這裡他們走了四十年。
當年,耶和華 神頒佈的妥拉生活準則,要從石板刻劃進以色列百姓的心上,需要轉化的歷程。
旅途中,伴隨著百姓的抱怨與不解,卻也有上帝的恩典與修剪。
白天有雲柱帶領,夜晚有火柱照亮,這些神蹟指引著他們的日常。
雲彩的顏色象徵著約定,住棚節紀念著上帝總不離開百姓身邊,sukkot訴說著從起初直到如今,都未曾改變的心意 :
「看哪,神的居所在人間,神將要與人一同居住。他們將要做他的子民,神將要親自與他們同在,做他們的神。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,不再有死亡,也不再有悲哀、哭號、疼痛,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。」
-
「每逢雲彩從帳幕收上去,以色列人就起程前往。」(出埃及40:36)
-
藝術家:Yoram Raanan
原畫資訊: 2015, acrylic on canvas,,(原作已焚毀)
畫作大小:80 x 100 cm
媒材:複合媒材 mixed media
附註:經由猶沐文化購買畫作享 繃布、運費、保險、安全運送、掛畫之服務

Counting the Weeks 數算恩典
ספירת העומר
$5,475
七對白色蠟燭象徵從逾越節到五旬節的七週,代表猶太人離開埃及後在沙漠中度過的時間。 從逾越節之後,進入等候的時間, 預備自己全然的獻上。
Shavuot(五旬節)慶祝小麥豐收的節期,也數算神的恩典。 眾多的金色光芒,代著節日的歡慶。
當聖殿矗立時,人們聚集在耶路撒冷,獻上初熟的作物。
百姓獻上最好的給神,來感謝耶和華所賞賜的一切。
當年的此時此刻,上帝在西奈山頒布妥拉,成為猶太民族的信仰依據與生活準則。
在這感恩的季節,體會豐收的喜悅,感謝造物主奇妙的作為。
若干年後,金黃色的麥穗之間,看到那勤奮撿拾的身影。這是名家米勒的畫作”拾穗”的場景。
在遠方看到付出和不離不棄的感動,一段成全彼此的愛情故事也在這醞釀著。
-
「你們要從安息日的次日,獻禾捆為搖祭的那日算起,要滿了七個安息日,到第七個安息日的次日,共計五十天,又要將新素祭獻給耶和華。」(利未記 23:15-16)
-
藝術家:Yoram Raanan
原畫資訊: 2014-2015, acrylic on canvas, (原作已焚毀)
畫作大小:90 x 120 cm
媒材:複合媒材 mixed media
附註:經由猶沐文化購買畫作享 繃布、運費、保險、安全運送、掛畫之服務

Crossing the Jordan 跨越約旦河
לחצות את נהר ירדן
$6,575
呂便和迦得支派問摩西是否可以定居在約旦河的東邊,因為這裡有蔥鬱的牧場。
摩西憤怒地回應,呼籲他們一起越過約旦河,為自己的土地奮鬥,邁向應許之地。
這幅畫捕捉到約旦東部支派的輝煌色彩,支持著他們開戰。 深色反映了他們的消極面,他們愛財富更勝於以色列土地。
與約旦的深色東部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以色列流奶與蜜之地,畫作遠方描繪的是強烈的陽光,象徵對未來的積極視野。
經歷了在曠野無數的夜,猶太民族終於來到了約旦河。
希伯來這個字的原文就是渡河的人,在這關鍵的時刻,以色列百姓面對重大的考驗,他們要滿足眼前的現況,裹足不前,還是勇敢跨越,進入應許之地?
他們腳下踩著草原,看似供應無虞,牛羊飲食無缺,是穩當的選擇。
遠處卻有那前所未見的流奶與蜜之地,有造物主滿溢的豐盛與祝福,他們必須堅持,在未看見之時,憑著信心與承諾,走完那最後的一哩路。
-
「我們若在你眼前蒙恩,求你把這地給我們為業,不要領我們過約旦河。」(民數記 32:5)
-
藝術家:Yoram Raanan
原畫資訊: 2014, acrylic on canvas,(原作已焚毀)
畫作大小:100 x 130 cm
媒材:複合媒材 mixed media
附註:經由猶沐文化購買畫作享 繃布、運費、保險、安全運送、掛畫之服務